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校长办公室  
当前位置: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党委行政办公室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相关栏目
 
【“一师先生”系列报道之五】张应华:扎根田野做研究
2022年09月19日

张应华教授

张应华,音乐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编著、论文集共8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项,参与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1项,作为主持人或主要撰稿人立项、参与其他各级各类课题14项。2016年获湖南省科研成果鉴定“省内先进”等级,2017年获第十三届湖南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8年获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田野是科研的沃土

“从2000年开始,我每个假期都会就我感兴趣的音乐文化问题去田野体验、调查、研究。寒假的时候只有临近过年才回家,因为这个期间各个民族民俗活动最多,往往有丰富的音乐文化展演,我不能错过。”张应华教授对田野的热爱点燃了他科研的激情。

“贵州88个县区市我已经跑了86个!”张应华教授的考察不止步于贵州,他辗转多地,对苗疆走廊沿线的音乐文化展开了一系列的田野调查。他用民间音乐文化赋予的热情力求把科研工作做到自己能够达到的极致,以此回馈学生,回馈田野,回馈社会。

2000年以来,张应华教授围绕苗疆走廊民间音乐文化开展了长期而深入的田野调查。他在东段的湖南洪江古商城、芷江妈祖庙、贵州清水江三门塘古木材码头等地考察沅江流域商会会馆音乐文化,在湖南芷江、新晃、贵州天柱等地考察舞水流域民间丧葬音乐文化;在中段的平坝、安顺、晴隆等地考察贵州安顺地区屯堡音乐文化,在石阡县考察木偶戏、茶灯、花灯、毛龙、敬雀节音乐文化……2020年,他还与其他学者合作,针对苗疆走廊东段民间音乐进行考察,足迹遍布湖南新晃、芷江、怀化、中方、黔城、洪江、溆浦、麻阳、辰溪、泸溪、沅陵、桃源、常德等地。

他的学生欧阳平方告诉记者:“在西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领域,张老师通过长时期、多阶段、大量式的田野作业,亲身观察、参与、感悟,与民间音乐文化持有者进行了深度交流,建立了深厚友谊。”

田野调查就是要到被研究对象所处的“现场”中去,去研究那里的人或事。张应华教授说道:“要读好田野这本书,在社会中做学问,把学问做给社会。”田野是一种理论生成点,这里的田野不仅仅是野外的意思,实际上“田野”已经成为了“现场”的代名词。张应华教授补充道:“任何地方都是田野!”

阅读与思考是科研的前提

张应华教授的学生谭婧慧讲述道:“读书期间每次放假回长沙,张老师都会与我们分享他最近所读的书及其思考,每每讲到精彩之处,他那种对知识的敬畏之心,对科研进展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体现着作为知识分子和音乐学家的使命自觉。”学生的这番话道出了张应华教授对待学问的一贯态度和坚定追求。

张应华教授告诉记者,他特别喜欢看书,“做好科研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视野。”在他的研究中,他会围绕少数民族音乐系统地收集各种论文、各类书籍,包括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传播学、民族学、民俗学、教育学、音乐学、语言学、哲学等等,分门别类地阅读、整理,然后在“批判—反观—否思—建构”的回环过程中进行研究。张应华教授强调,在阅读过程中要不断地质疑。他说:“理论的积淀、知识的增长、学问的成熟,最开始产生于质疑,要勇敢地质疑前人的成果,然后在当下的社会需求、社会问题以及未来社会发展的视域中进行反思,最后运用批判思维,进行新的建构。”

他的学生欧阳平方还告诉记者,近年来,张应华教授更是从纵深层面走向“自我反思”,主张将西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视为一种“区域性”“整体性”“流动性”“历史性”“关系性”的客观文化存在,将自己的研究思路从以往的定点式、个案式的田野考察转向为一种多点式、线索式的田野追踪。

“板凳坐穿,田野做透”的科研“法门”

张应华教授说,他的学术成长受到了导师邓光华先生的深刻影响。先生专门组建“导师群”用心栽培他,令他十分感动。“老师们不仅教我各方面的知识,还带我进行田野调查,实地传授田野调查的方法论,这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扎根田野的这20多年来,张应华教授也总结出颇多经验,他说道:“做科研要‘板凳坐穿,田野做透’,民族音乐学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扎根田野,并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进行科研。”

张应华教授强调要阅读各个领域的书,把“板凳坐穿”。在中国音乐学院读博时,他的老师管建华先生在这方面对他影响很大。“老师远居于金陵秦淮,在南京艺术学院教书,而我则研习于北京苇子坑,老师每月都会与我进行电话交流,每次都是1-2个小时。他还不辞劳顿定期抵京给我授课,于是苇子坑周边的大小宾馆便成了我们‘坐而论道’的讲堂。在我暂居南京虎踞关,走近老师身边的那段日子里,老师总让我扎在他的书房里,一边品茗,一边看书。”张应华教授讲述道:“老师总是带着我徜徉在北京的‘风如松’、南京的‘虎踞关’等各大书店,拼命地将我拽向学术前沿,让我拜会全球化、后哲学、后文化、后殖民、深生态等等一些新面孔。”在阅读论文的方法上,张应华教授提到了一个词——“追踪文献”。他说道:“你去看论文的时候,也可以去阅读这篇文章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可以让你在繁琐复杂、铺天盖地的信息中快速有效地进行选择。”

在“田野做透”层面上,张应华教授主张顺着费孝通提出的“我看人看我”的回环之路,在“我看人”“我看我”“人看人”“人看我”的视域中延伸下去,走向“我看人看人”“我看人看我”“人看我看人”“人看我看我”,亦或是“我看我看人”“我看我看我”“人看人看人”“人看人看我”等等多线条、多回环的关系网格中,走向田野现场,去探寻“我”对社区民间音乐形态术语及其行为方式的理解和体悟,去倾听社区的民间语言专家、非遗工作者、传承人、歌师、乐师的主体发言,去和他们交流、对话、探讨,通过交流以实现彼此信任,通过对话以达到相互理解,通过探讨去构建新的意义。

“融会贯通,韬光养晦”的科研之道

对于研究的同质化问题,张应华教授表示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他说道:“到底是你的前一个选题与后一个选题没有一点关联好呢,还是有一定的相关性好?我个人认为是后者比较好。如果毫无相关性,那么研究是表象的,不成系统,给人的感觉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所以我们的研究要有相关性,但又不能完全相同,要有发展性、创新性,这样才会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整个研究链条也就会融会贯通。”

如果科研遇到了瓶颈怎么办?“韬光养晦。”张应华教授说道。他认为遇到瓶颈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自我躺平,停止思考;其二是理论准备不充分,现有的知识无法支撑研究的进行;其三是实践不够,不能有效研究。对症下药,就可能突破瓶颈,首先要自身振作,其次要积累更加丰富的多学科理论知识,最后不能自说自话,封闭在“象牙塔”里,要亲身去田野实践、感悟,如此方能拨开云雾,真诚地走好科研之路。

(编审:欧阳斐)

 
版权所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党政办公室 地 址: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三路1015号 邮 编:410205
湘ICP备05000548号 湘教QS1-200505-000191
联系电话:0731-88228210